眩晕,又称“头眩”、“掉眩”、“冒眩”、“风眩”等。“眩”是指眼花,“晕”指头晕,是以头晕目眩、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。常见于西医学的美尼尔综合征、颈椎病、椎——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以及贫血、高血压、脑血管病等。
【临床表现】
本病以头晕目眩、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。轻者如坐车船,飘摇不止,难以站立,昏昏欲倒,甚则跌仆。可伴有恶心呕吐、眼球震颤、耳鸣耳聋、汗出、面色苍白等。
【病因病机】
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志、饮食、体虚年高、跌仆外伤等方面。病机不外虚实两端。虚者为髓海不足,或气血亏虚,清窍失养;实者为风、火、痰、瘀扰乱清空。病位在头窍,其病变脏腑与肝、脾、肾三脏相关。
【诊断】
除症状外可测血压、心电图、超声心动、检查眼底,有助于诊断,查颈椎X线片,经颅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诊断椎——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、颈椎病、脑动脉硬化,必要时作CT及MRI以进一步明确诊断。检查电测听、脑干诱发电位等,有助于诊断美尼尔综合征。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系统检验有助于诊断贫血。
【辨证】
1.风阳上扰
眩晕耳鸣、头目胀痛、烦躁易怒、失眠多梦、面红目赤、口苦、舌红、苔黄,脉弦数。
2.痰浊上蒙
头重如裹,视物旋转,胸闷恶心,呕吐痰涎,口黏纳差,舌淡,苔白腻,脉弦滑。
3.气血不足
头晕目眩,面色淡白或萎黄,神倦乏力,心悸少寐,腹胀纳呆,舌淡,苔薄白,脉弱。
4.肝肾阴虚
眩晕久发不已,视力减退,少寐健忘,心烦口干,耳鸣,神倦乏力,腰痠膝软,舌红,苔薄,脉弦细。
【治疗】
1.治则:平肝潜阳,清利头目,行气补血,滋补肝肾。
2.基本操作及处方
(1)肝阳上亢
a.肝俞、胆俞段刮法;
b.行间、侠溪点刺;
c.风池、百会、四神聪守法;
d.小腿内侧肝经砭震振法。
(2)痰浊上蒙
a.阴陵泉、丰隆点压;
b.中脘、内关砭震振法;
c.头维至风池刮法;
d.两胁砭磙滚法。
(3)气血不足
a.百会、膻中守法;
b.脾俞、胃俞先点压后刮法;
c.气海、血海砭震振法;
d.神阙、命门守法。
(4)肝肾阴虚
a.小腿三阴经拍法;
b.足厥阴经筋拨法;
c.八髎及十七椎下刮法或擦法。
3.加减
髓空加悬钟点压,可充养髓海,为止晕要穴,颈椎病加大椎刮法,肩井拍法;高血压加入迎刮法。
4.方义
肝俞、胆俞平肝潜阳,行间、侠溪、风池清泻肝胆之火。百会、四神聪治晕,补头窍,通阳气,通调肝经降肝火;阴陵泉、丰隆降浊祛痰;中脘健脾和胃;内关降逆止呕;头维、风池疏调局部经气;两胁健脾利湿化痰。气海、血海穴双补气血;神阙、命门养气充精。肝经、肾经可滋补肝肾;八髎及十七椎下益肾填髓。
【注意事项】
眩晕的诊断十分重要,本症一定要在诊断以后再行治疗。
【医案举例】
赵女士 42岁 公司职员 2001年1月
主诉:头晕数月,自觉天地旋转,平躺似乘转椅,起身站立不稳,时时眼前发黑。经西医检查,已排除美尼尔综合征、高血压病、眼病、耳病、颅内疾病、颈椎病、贫血。根据情绪激动后眩晕加重的表现,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眩晕。服中西药数月无效。
症状:气短,喜太息,体胖,浮肿,大便溏泄,舌淡白,苔薄,舌体胖,脉沉迟无力。
辨证:脾气虚。
立法:健脾益气。
砭术治疗:中脘至下脘穴振法,每次15分钟,气海、血海点压、百会、四神聪、风池、天突、大椎穴守法,每日5~8小时。治疗3天后眩晕减轻,月余眩晕症状完全消失,精神饱满,浮肿亦消,大便成型,舌淡红,脉和缓。
【按语】
中脘、下脘振通脾胃之气,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。百会等穴的守法可疏通头部气血,改善血液循环。头窍有血所养,阳气升则浊气降。
|